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9日电 题:古代的“书痴”,是什么样?
作者 任思雨
最近的你,读过几本书?
在古代,曾有一位特别的“书痴”,他一生布衣,却嗜书如命,并在大量阅读、勤于著述之下,成为一代学术大师,以至于后来的学者都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。他是谁?
制图:倪雯冰
嗜书如命
公元1551年,胡应麟出生在江南,他小时候没有什么别的爱好,独爱看书,到什么程度呢?他这样形容书籍对自己的意义:“饥以当食,渴以当饮……忧藉以解,忿藉以平,病藉以起。”
9岁时,小胡开始跟着老师研读经学,但心里并不喜欢,便偷偷从父亲的书箱里找书来看,不仅看《古周易》《尚书》《诗经·国风》,还看庄周、屈原、司马迁、曹植、杜甫……父亲对此感到很惊奇,但从不阻止他。
其实,他日后买书藏书的习惯,也正是得了父亲的“真传”。
同样在9岁那年,胡应麟第一次跟着父亲来到北京,父子俩没事就喜欢买书,一开始胡家的生活很是拮据,所以每每碰到很好又很贵的书,二人只能默默对着叹气好久。几年后父亲的工资涨了一些,他也终于有了大量囤书的机会。
在外人看来,这个年轻人囤书的样子似乎有点“疯”:每当有心心念念的书,他就会在家徘徊忧虑睡不着;一旦拿到书,便如饥似渴地猛读起来,人也开始手舞足蹈。不过在家人看来,这样的场景早已见怪不怪了。
受财力所限,胡应麟的囤书从来不是一帆风顺,要是遇到高价的精致巨轴,他只好买由最恶劣纸张刊印的版本;要是平日里实在难寻的奇书,他就翻箱倒柜找出值钱的东西来交换,甚至脱衣服、换首饰……以至于后来离开北京时,他自己的行李、家人的饰物全卖空了,独独把购来的十筐书运出了北京。
在囤书过程中,也曾发生过几件趣事。
《少年的你》超越李安的《双子杀手》、卡梅隆的《终结者》和新海诚的《天气之子》继续稳居票房榜首 一介“少年”缘何挑落一干大导? 《少年的你》10月25日上映。它上映前一周的10月18日,李安...
《我的未来不是梦》《天天想你》《大海》《我期待》……他是有着纯净高音的歌者,也是创作者和制作人,他是音...
在粉丝眼中,诺兰是票房保证,他从不失手。此次《敦刻尔克》将会助他摘得小金人么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