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大秦赋》看历史正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
历史正剧曾作为古装剧的主流有过辉煌的过去,但近些年,古装玄幻剧、古装传奇剧层出不穷,历史正剧却寥若星辰。2020年CCTV-8年度收官大剧《大秦赋》的火爆出圈,如春雨惊雷,激响历史正剧沉寂已久的黄钟大吕,让观众酣畅淋漓的品味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。《大秦赋》中传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层,一是以服化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,二是用语言台词输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思想,三是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彰显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。
服化道往往是最能具象凸显影视作品质感的,于历史正剧而言,观众通过服化道更能直观感受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氛围。随着《大秦赋》播出,“大秦赋在逃兵马俑”的话题一度在微博和抖音两大新媒体平台上呈鼎沸之状,剧中对秦军将士造型、服饰的极致还原,在有关于秦的影视作品中尚属首次。仅此一项,倒还不足以说明该剧在服化道上用心,颇有历史基础和好奇心的观众就会发现,不论从剧中出现的虎座鸟架鼓、莲鹤方壶、战国齐人形灯、豆、盉、盨等道具,抑或是秦汉女子“红妆翠眉”的妆容,赵国胡服骑射后将士头戴的鹖冠,夯土筑成的城墙,可以拆卸、组装的秦箭……无不体现出先秦时代的美学风格甚至社会生产水平,这些距今久远的器物经由《大秦赋》这部历史正剧呈现到广大观众面前,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时,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。
先秦文化之美,不仅具象的体现在青铜饕餮、金鼎铭文上,更沉浸在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、“顺风波以从流兮,焉洋洋而为客”的韵律中。《大秦赋》通过语言台词输出了大量堪称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剧中人物对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中的名句信口拈来,精准表现人物情感的同时,更让观众对先秦经典的意蕴之美、韵律之美回味无穷。比之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的展现,更让人赞叹的是《吕氏春秋》、《商君书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孙子兵法》等带有深沉思辨性的诸子经典在《大秦赋》中交相辉映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“诸子百家”思想光芒释放出来,这才是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的厚重底蕴所在。
加盟广东卫视《技惊四座》鉴赏团 又A又飒郑希怡:观众喜欢我最真实的一面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1月23日21:10,全国首档大型杂技文化节目《技惊四座》将于广东卫视播出第六期,新一波身怀硬核绝...
章子怡首部主演剧集《上阳赋》开播,评论声扑面而来 创作若赶不上观众的审美进阶,“电影感”也难以弥合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开播前后,《上阳赋》面对的网络评价环境颇为割裂。此前,人们对...
户均收视时长上升 大屏观众黏性增加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(记者刘阳)近日,国家广电总局“中国视听大数据”系统发布了中国视听大数据2020年度收视综合分析。 “中国视听大数据”系统统计,2020年全...
突破喜剧边界,回归剧场、回归观众;郭德纲担任召集人,李雪琴任领队 《欢乐喜剧人7》:观众买单才是最大褒奖 上周日,《欢乐喜剧人》第七季以新面貌正式回归。从2015年第一季首播至今,如何...
《大秦赋》:影像叙事的历史观照——讲述秦王政的奋斗故事 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……时隔两千多年,秦风犹在耳,令人血气澎湃,也令人热泪盈眶。用影像艺术来展现这段尘封已久的壮丽史诗,唤...
角色成熟了 观众入戏了 《大江大河2》首播各项数据领跑 由上海出品的《大江大河2》自从上周末在东方卫视首播以来获得高度关注,该剧也是“理想照耀中国——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...
不背台词念数字,自带化妆师不按剧情设计形象,吊威亚就大喊辛苦,在水里拍戏就吹嘘“敬业”,拍戏全靠替身和后期抠图……对于一些奇葩演员的奇葩行为,不少人都能随口说上一大串,毕竟网络...
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1日电(任思雨)“不是我敬业,而是现在的标准变了。” “现在好像流行什么真我,其实真我不包括你的坏。” 最近,刘德华的两段旧访谈被网友翻了出来,在大家印象里,从艺...